粉笔(02469.HK)2024年利润高增,AI新品发布持续巩固职教领军地位
2025-04-03 10:27:08 星期四   公司信息

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341.6万、岗位竞争比达86:1的刚性需求催化下,中国职教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建设"的深刻转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培训等多场景应用,政策鼓励推动教育领域技术变革。

如何积极把握行业趋势,将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转化为企业内在价值跃迁,成为当前我国职教行业内企业的关键命题。

4月2日,粉笔"智启未来 即刻进化"AI新品线上发布会举行,在发布会上,粉笔推出了AI刷题系统班。

据介绍,该产品搭载全新升级的粉笔AI老师2.0,数字人导师全程伴学,具备深度思考能力,采用启发式答疑交互,实现了AI老师从"被动应答"到"主动引导"的跃迁。

目前,对AI技术投入已持续给粉笔发展带来增量。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27.9亿元,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7%。

对比公考培训市场另外两家的利润表现来看,粉笔这份实现持续盈利的成绩单,不仅验证了"AI+职教"的商业潜力,也说明了粉笔正用AI技术变量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持续盈利背后,AI赋能取得显著成效

粉笔在业绩方面表现亮眼并非一时,上市以来,公司已连续多份财报净利润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

财报中引起笔者重点关注的是,粉笔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52.0%提升至2024年的52.5%,净利率从2023年6.2%提升至2024年8.6%。

尽管去年行业受到事业单位考试错期影响有所承压,但粉笔依然用较高的盈利质量说明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而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粉笔对AI技术的持续投入和应用,搭建起盈利增长的核心引擎。

去年粉笔推出自主研发的首个专注于职教行业的垂域大模型,后续还引入DeepSeek,以低算力成本部署大模型,推动其自研垂域大模型性能进一步释放。另据官方透露,今年粉笔的垂域大模型PRO深度推理能力上线。

数据验证了粉笔垂域大模型的实力。根据内部测评,在题目答疑场景,粉笔自研垂域大模型在言语、判断推理、常识、资料分析等科目中的跑分表现均优于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

众所周知,DeepSeek的推理能力相当强大,但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常常会一本正经地给出错误信息,它无法自行校对给出的结果是对还是错。

结合大模型的构成要素来看,高质量的数据是助力AI训练与调优的关键,而行业数据往往又是私域数据,质量越高,AI大模型的能力将越高。

粉笔短时间内提升AI深度思考推理能力,可见其在职教垂直领域的经验积累。这也意味着,对比行业竞对,粉笔在AI能力上具备差异化优势,有望赋能自身产品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进一步来看,在其加持下,为粉笔带来的成本节约效应和效率优化将会凸显,因而也会为公司创造更高的盈利水平。

可以看到,基于对AI技术的转化应用,去年至今,公司陆续发布粉笔AI老师、精品面试AI点评、AI刷题系统班产品,商业化路径愈发清晰。三款产品分别抓住了用户对高频场景、刚需场景、系统提升的学习需求,采取了多元化的收费机制,分层满足了用户的全生命周期需求。

比如AI刷题系统班,整合粉笔全平台优质学习资源,创新性的通过捕捉不同用户的个体学习行为,引入粉笔自研垂域大模型底层支持,AI通过连续追问启发引导深度思考,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生态。AI刷题系统班可以动态规划用户当下最适合的学习任务进行专项提升,AI老师智能制定"最优学习路径",用户无需面对决策困难,由此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因此,通过AI技术强化产品服务能力,有望给公司活跃用户、用户留存率和付费转化率提升带来坚实的基础。长期来看,粉笔将继续保持可持续增长,盈利空间得到不断拓宽。

粉笔总裁魏亮也透露,接下来,分别将以每年30%的增速加码AI研发投入,联合顶尖机构共建教育大模型实验室,打造具备"诊断-预测-进化"能力的智慧教育中枢。这或许预示着粉笔的职教企业身份将升维,向技术提供商进化,涉足千亿级别的智慧教育市场。

综上可以期待,基于自研垂域大模型,粉笔未来将实现更多的技术跨越和产品创新,从而巩固自身竞争壁垒,相较于行业内传统职教以及注重通用AI大模型的玩家,形成技术代际差。

用户粘性继续增强,OMO模式协同发力

在深耕技术的基础上,粉笔得以在用户体验、经营效率等多个层面突破,构建起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财报显示,2024年,粉笔月平均活跃用户数914万。另外,据官方透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粉笔已累计注册用户7274万。

具体到AI产品上,截至目前,粉笔AI老师粉笔头累计会话量达到4000万次,日活最高达22万次,用户功能满意度达到4.92分。粉笔面试AI老师已经服务13万学员,完成40万次点评,无论是响应速度还是满意度都受到了学员的认可。

这意味着,AI技术持续增强了用户口碑,提升了获客效率,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粉笔的市场份额仍取得进一步提升。

2024年,粉笔模考大赛共举办44季,累计参与报名人次超过878万。AI面试模考大赛上线一周,报名人次突破4.3万,截至2025年3月初,单日峰值数报名人次达3.5万。可见粉笔内部强大的用户粘性,这给公司收入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确定性。

同时,粉笔坚持OMO模式所带来的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实现了较好的规模化经济,是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线学习产品、大班课、小班课及专项课及推广课分别实现收入1.06亿元、5.08亿元、16.87亿元及3940万元,约占总收入的3.8%、18.2%、60.5%及1.4%。收入来源多元化,其中,小班课是主要驱动力,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过去几年,粉笔通过在线产品和精品班课程,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而后续通过推进OMO模式并持续深化,让用户口碑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不断贡献业绩增长。

如今在AI技术加持下,OMO模式加速智能化发展,不断进化,粉笔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用户也更加愿意为高品质的小班课"买单"。加上OMO模式连通线上线下,能够有效地转化粉笔庞大的线上用户流量,由此高客单价的小班课渗透率不断提高,显著带动粉笔的盈利能力增强。

政策红利和技术革命共振,成长潜力可期

站在价值投资的角度看,从宏观政策、行业趋势以及公司基本面自上而下分析,粉笔展现出一条清晰的价值增长路径。

在政策端,粉笔正处于多重利好交汇点。去年至今,教育部正式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培育壮大以数字教育这一新模式为典型的新型消费,更是为AI教育行业的高效有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到,明确要求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AI助力教育变革。可见,粉笔对于AI技术的深耕和政策导向存在着一定的适配,也意味着粉笔有望尽享政策红利。

进一步从行业趋势看,职教先后经历过四个阶段:1.0是传统线下教育,2.0是线上教育,3.0来到线下线上结合,如今4.0是AI技术应用。每个阶段都是职教行业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一次跨越,也将带来潜在的市场机遇,行业内玩家座次可能因此重新排序。劣质同质化竞争的玩家可能会加速掉队,只有产品服务具备更高附加价值的玩家才有望胜出。

聚焦到粉笔的基本面来看,AI技术应用已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提质降本,2024年盈利能力保持攀升,收入成本同比降低8.7%至13.3亿元。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账上现金及等价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去年同期的6.7亿元增加至9.5亿元。可见粉笔有足够的实力抵御市场波动,维持研发投入,也反映出其具备较强的造血能力。

按照粉笔此前计划,将在2024年5月13日至2025年5月12日期间在公开市场上购回价值总额不超过3亿港元的股份。报告期内,粉笔以总价值约2.5亿港元回购合共6506万股份。粉笔对自身长期增长前景,具备相当充足的信心。

所以,粉笔有了政策加持,叠加自身牢固的基本盘、用户生态以及前瞻的技术布局,未来资本市场上实现价值增长,会是大概率事件。

结语: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开端掀起了中国AI技术浪潮,中国科技资产迎来了价值"重估时刻",对港股市场相关投资标的带来了积极影响。

市场普遍认为,因科技、数字化、人工智能而收获增长动能的中国企业,将获得国际投资者持续看好。在AI赋能下,职教会是顺应上述投资逻辑的行业之一。

而粉笔作为职教行业头部玩家,利润持续增长、更低的经营风险、领先的用户规模以及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无疑会让这家公司成为这轮投资浪潮中,被投资者高度关注的优质标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举报电话:18576779213     联系邮箱:liuxiang@fuxun.work
经虹资讯     ©2018-2025 fxjinghong.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1178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