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重磅落地,首程控股(0697.HK) 以场景驱动机器人加速产业化
2025-04-23 08:37:21 星期三   公司信息

4月22日,北京机器人租赁公司发布总规模达30亿元的机器人采购计划,该计划将深入布局教育、医疗、园林、养老等领域,推动机器人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并加快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该采购计划的重磅推出,被视为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产品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举措,标志着以场景驱动技术普及的产业化模式正加速成型。

作为智能基础设施的重要参与者,首程控股于2025年2月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积极拓展销售代理、租赁服务、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业务,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北京机器人租赁公司则围绕“科技+金融+场景”三位一体模式,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加速机器人在各类场景中的推广应用。

一、租赁模式破局: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公司,预计今年内将产生收益。其中,租赁服务是该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租赁模式为机器人产业供需双方打通堵点。

一方面,租赁模式将较高的机器人购置成本转化为更低的服务费用,通过降低机器人初始采购成本,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和一些资金敏感型用户得以更快引进所需机器人设备,同时保留便捷更换到采用最新技术机器人的权利;另一方面,租赁公司作为集中采购方能够为机器人企业带来稳定订单,能够帮助后者释放规模效应,降低边际生产成本。

这也是首程控股“产业服务商”定位的具体实践——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通过租赁服务等业务串联起技术研发、量产落地、场景验证的完整链条,聚焦生态资源整合与产业服务,通过资本纽带与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互补。首程控股通过资本撬动技术突破,通过场景加速商业闭环,最终在医疗、养老、市政等民生领域形成可复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二、生态闭环构建:资本、场景与服务的战略纵深

首程控股的机器人生态并非简单的资本堆砌,而是通过“投资-场景-服务”的三重闭环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其核心逻辑在于:以基金为支点撬动技术突破,以自营场景为试验田加速商业化落地,通过销售代理、租赁服务与供应链管理实现全链条价值捕获。

在资本端,首程控股多只基金投向机器人。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宇树科技、万勋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多家明星机器人企业的投资,覆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关键赛道。

得益于首程控股的前瞻性投资,其中不少企业成为相应细分赛道的领军者,比如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较2023年接近翻番,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超60%,稳居行业第一。未来也将使进行早期投资的首程控股收获超额收益。

在场景端,首程控股的实体资产成为技术验证的最佳试验场。其运营的各地机场停车楼、首钢产业园等基础设施,既是机器人应用的天然场景,也是数据反哺的源头活水。比如万勋科技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可在首程运营的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交通枢纽停车场测试,未来可以让车主们实现“停车即充电”全流程自动化,大大提升运营效率。

服务网络的建设则让生态价值显性化。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公司搭建的垂直分销网络已覆盖医疗、教育等多个细分场景,其供应链管理服务有助于被投企业降低采购成本。若后续该公司与北京机器人租赁公司深入合作,建立数据共享的协同机制,有望实现“前者为租赁公司筛选适配场景的技术方案,后者通过规模化采购为被投企业创造稳定现金流”的双赢局面。

三、结语

此次30亿采购计划,可以看作是技术商业化的一次系统性尝试。其揭示了硬科技落地的深层逻辑:当资本不再停留于财务回报,而是转化为技术迭代的支撑;当基础设施不再是被动的资产,而是成为创新的试验场;当服务网络不再孤立存在,而是成为产业链的黏合剂——技术突破便不再是孤立的偶然,而是生态赋能的必然。

这一模式的核心并非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而是以系统思维重构产业链条:租赁经济化解供需矛盾,真实场景替代实验室验证,生态协同打破行业孤岛。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的价值被重新定义——它们不仅是技术落地的载体,更是产业升级的推手。首程控股的实践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或将属于那些既懂技术突破、更善生态整合的“系统级玩家”。

热门文章排行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举报电话:18576779213     联系邮箱:liuxiang@fuxun.work
经虹资讯     ©2018-2025 fxjinghong.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1178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