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业的ESG价值创造:透视海通恒信(1905.HK)环境、社会、治理三重实践
2025-04-28 11:15:16 星期一   公司信息

近年来,ESG理念得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本质上也是资本对“风险-收益”函数的重构。当碳排放量成为企业能否获取订单的重要考量,当数据泄露事件使企业市值单日蒸发超百亿,当员工权益纠纷引发供应链断裂风险,传统财务指标已无法完整衡量企业价值。这种认知迭代在金融业尤为显著: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案》倒逼金融机构重塑资产配置逻辑,中国“双碳”目标更是催生出庞大绿色产业投资需求。

在此背景下,海通恒信发布的《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不仅展现了其在ESG领域的系统性建设成果,更折射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深层逻辑。这份报告揭示的不仅是单一企业的责任担当,更是整个行业响应国家战略、重构价值创造路径的生动注脚。

(来源:公开资料)

全方位审视海通恒信ESG实践

海通恒信的ESG实践在环境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产业穿透力。根据报告披露,2024年公司绿色租赁业务投放金额达92亿元,占总投放量的19%,这一数据背后是海通恒信清晰的绿色战略聚焦。

能源环保方面,公司2024年投放项目245个,提供76.50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70.50亿元;交通物流方面,公司当期投放6,184个项目,提供53.36亿元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08.85亿元。

海通恒信也将资源精准聚焦于契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重点项目,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国家战略的深度践行与坚定支持。比如,储能行业是平衡电网供需和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的关键环节,也是海通恒信的重点支持对象。2024年,海通恒信为湖南省某企业采购价值2,000余万元人民币的储能系统设备,用于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的建设。

再比如,绿色重卡是推动交通运输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细分领域。2024年,海通恒信向某环卫行业龙头企业提供6,000余万元资金支持,投放新能源重卡40台及环卫车188台,助力国家绿色矿山的建设。

海通恒信在持续向外输出绿色投资之外,也奉行“绿色运营+绿色金融”的双重实践,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自身绿色运营转型的“内生驱动”。2024年,海通恒信形成电子报告和授权书超6.23万份,共节约纸张约10.76万张;电子签约系统年处理协议3.16万份,减少纸张消耗约28.45万张,折合碳减排约0.75吨二氧化碳当量。此外,海通恒信大厦被住房和城乡建筑部授予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此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展现了海通恒信大厦在节能、环保、经济和舒适方面的卓越表现。

社会层面,海通恒信紧跟国家战略,持续创造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普惠金融方面,公司2024年共计提供74.28亿元资金支持,涵盖了8,737个项目,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28.98亿元。医疗健康方面,公司全年投放项目378个,提供24.91亿元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63.21亿元。

尤其对于那些亟需资金支持的薄弱产业,海通恒信加大了扶持力度。比如,公司以其创新的“居家养老设备租赁产品”,通过直租模式提供设备,缓解了相关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的资金压力,为国家银发经济贡献了力量;在乡村振兴方面,海通恒信以50万元定向捐赠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改新村的风貌改造提升项目,旨在打造咖旅融合示范村。

除此之外,顺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海通恒信还对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多资源。与这些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进行深度绑定,既能帮助国家战略落地,又有助于海通恒信自身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全年投放数字经济项目达40个,共计提供20.50亿元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49.95亿元;先进制造项目全年共计1,778个,资金支持达126.75亿元,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98.58亿元。

公司治理方面,海通恒信展现出的清晰治理架构,体现了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

公司构建了“战略引领-科技赋能-合规保障”的治理体系。董事会层面对气候风险的定期评估、ESG委员会对20项重要性议题的动态管理,形成了从战略到执行的闭环体系。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四横四纵”防护体系,对安全平台网络流量和终端监测与响应(EDR)日志进行常态监控管理,全年累计提交36,768条安全日志监控,实现重大信息安全事件零发生;自主研发的“恒心宝镜”AI平台,能提升业务过程中的反欺诈能力,2024年共计使用超1500次,显著提高各部门识别材料真伪工作的效率,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风控样本。

结语

ESG实践正在重塑多元金融行业的底层价值逻辑。对于资金密集型、风险传导性强的融资租赁行业而言,ESG不仅是规避环境处罚、劳工纠纷等尾部风险的防护网,更是识别产业转型机遇、获取政策红利的新坐标系。

展望未来,具备ESG治理能力的企业将获得三重战略优势:在资本端对接万亿级可持续投资基金,在资产端锁定绿色科技企业的成长红利,在监管端构建合规竞争优势。这种从风险防御到价值创造的范式转换,决定了ESG能力将成为金融租赁机构未来十年的核心竞争壁垒。

海通恒信的实践证明:在高质量发展时代,金融机构的长期价值已不再局限于财务回报,而在于其能否成为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价值转化器”。通过系统化且不断优化的ESG管理,海通恒信可形成强大的内部合力,为其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举报电话:18576779213     联系邮箱:liuxiang@fuxun.work
经虹资讯     ©2018-2025 fxjinghong.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117869号     
×